在线投票系统代码(在线投票系统论文)

“你一票,我一票,某某明天就出道”“你不投,我不投,某某何时能出头”……近年来,这类“抖机灵”式拉票口号广泛流行,折射出网络投票的热闹劲和生命力。不过,吆喝声多了,难免产生“噪音污染”,让人不堪其扰。

今年全国两会上,就有人大代表提出建议,呼吁“取消网络投票。代表认为,网络投票弊大于利,很容易沦为人脉、金钱或者权力的比拼,“在一些专业投票中,相当一部分外行并不具备真正的鉴别能力,最终结果也不能体现被评者的真实水平”。另外,不良投票行为滋生出“刷票公司”,使本应公平公正的评选变了味道,助长了社会浮躁、攀比之风。

两会的万千呼声中,这一条受到了不少赞同和追捧,还有人称“天下苦网络投票久矣”。“久矣”或有些夸张,但网络投票带来的不良影响与日俱增,确是人人可以感知的现实。

于私,拉票消息的“狂轰滥炸”消耗了人们的社交能量。有人抱怨,“自打有了这个网络投票,我是没少忙活。孩子班主任发来的,单位组织的,朋友转过来的……没有一个是可以拒绝的”;于公,部分地区将网络投票结果作为政务量化考核评比依据,“买票”“刷票”暗箱操作并不罕见,甚至出现“户籍人口两三万人的乡镇投出7万票”等乱象,给基层和企业造成不小的负担,更滋生形式主义、弄虚作假的积弊。

如果说普通网络投票损耗的是人情,那么地方开展的不规范网络投票,透支的是政府部门的公信力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投票人只是受“小害”,拉票者才是受“大害”。既然这样,为什么还要汲汲于拉票?这里面既有竞争压力的原因,也是缺乏公正意识的社会心态使然。而且,许多网络投票围绕少年儿童展开,不当拉票行为无疑会影响社会风气,给下一代造成错误示范,整治各种网络投票乱象也就变得迫在眉睫。

把网络投票单独拎到全国两会的场合上讲,是不是“高射炮打蚊子”?当然不。启用网络投票的初衷是为了扩大公民参与面、传递更多社情民意,而在实际操作中却背离了初心,甚至走向反面。此类现象在许多领域都有,波及面不小,影响也可能很深。

比如,现在不少政府部门各有各的信息系统,功能雷同,数据却又难以共享。政务工作看似实现了数字化转型,实际上却是一种“数字化形式主义”。这让我们想到,形式主义之所以盛行不衰,前提之一就是“形式”不断更新,“包装”愈发精致——不管网络投票还是软件系统,最初都是应对内部评选、文山会海等积弊的创新之举,却在不断推广的过程中走样变形,成为新的形式主义。

对于身陷其中的人来说,忙于应付敷衍,真正办实事、办正事的时间和精力就受到了挤占。在各项工作特别需要强调精准、强调实效的当下,这样的现象亟待纠正。

前段时间,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)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叮嘱,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,“什么是好事实事,要从群众切身需要来考量,不能主观臆断,不能简单化、片面化”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坦陈,现下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仍然突出,脱离实际、违背群众意愿现象屡有发生,强调要驰而不息纠治“四风”特别是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,坚决反对敷衍应付、推诿扯皮,坚决纠治任性用权、工作方法简单粗暴。对“网络投票”的反思,也应站在这样的高度,究其根源、治标治本。

纠治形式主义,并不意味着完全摒弃“形式”,而是要把附着于形式下的急于求成心态转化为真干实干的动力,善用新手段,做好做实各类工作,让更多“网络投票”回归到提高工作效率、促进公平正义的正轨上。唯有如此,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浮躁功利之风,把事情做到实处。

栏目主编:朱珉迕 文字编辑:朱珉迕 题图来源: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:邵竞

来源:作者:周程祎

    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cloud@ksuyun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axuejiayuan.com/2446.html